
鐵皮石斛價格下滑 需理性種植(網絡配圖)
鐵皮石斛前幾年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每公斤售價動輒上千元。但從2013年起,價格一跌再跌,到2015年,紫皮石斛的價格只有每公斤150元到180元之間。年后是鐵皮石斛的產新季,今年的石斛行情是否有所回暖?
安徽省霍山縣萬善良石斛農民專業合作社,坐落于安徽大別山主峰附近霍山縣太平畈鄉——中華仙草“霍山石斛”基地中心。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現有石斛等中藥材育苗種植基地近200畝。合作社負責人萬善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鐵皮石斛價格有所下滑。
萬善良:去年起到今年,鐵皮石斛的市場行情就下滑了,因為全國各地都有種植。鐵皮石斛不是霍山獨有,霍山以霍山米斛為主。鐵皮石斛的市場行情是按克算的,去年是50元/克,今年是30/克。下滑了不少。
萬善良合作社以批發為主,在網上還開了網店,網絡銷售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目前,鐵皮石斛的庫存量仍然較大,而消費需求支撐力度很弱,種植戶紛紛表示,鐵皮石斛售價如果低于800元/公斤就得賠本了,有些農戶已經在考慮改種其他作物或者把自己種石斛的地轉給別人。眼下,萬善良的合作社開始改種米斛了。
對于石斛近年來的價格走勢,中藥材天地網市場分析師陳慶介紹,據云南文山石斛產區反饋,2015年底,當地所產貨源的收購價格在1000元/公斤左右,而同樣的貨源在幾年前一度賣到4800元/公斤,下跌幅度高達80%左右。而近期到了石斛的產新季,價格很難回升。
陳慶:近期鐵皮石斛的價格還比較穩定,市場的走動以小批量的貨源為主,但相比年初的話,價格還是有少許的下降,因年后是鐵皮石斛大量產新的時間,大量新貨涌入市場,造成價格出現了下滑。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鐵皮石斛價格持續下滑的原因,歸根到底是生產的發展超越了市場的需求。近幾年,鐵皮石斛生產的宣傳過強,除了老產區,以云南為代表的全國多個省份都在搞種植。名氣有了跟風種植的也多了起來,合作社負責人萬善良:
萬善良:主要原因是全國各地都在種,都知道石斛行情好,市場前景非常好,原來只有浙江、云南、安徽的霍山有,現在我估計全國各地都有了。
中藥材天地網市場分析師陳慶認為,石斛現在還處在一個非大眾消費的階段,前幾年石斛價格上漲過快,農戶和企業一哄而上大面積種植引起了之后價格的暴跌,而消費者對于石斛的認知卻是不明確不完整的。
陳慶:反觀其需求面,其并沒有劃入國家規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名錄,相關規定在其保健食品的用途上也有一定的門檻,而市場從業者過于營造了其高端的定位,使得大量的普通消費者對其的消費需求意愿并不強。
一方面收購價格跌幅令人驚訝,另一方面,鐵皮石斛的市場價格差距也出人意料。當前,鮮條鐵皮石斛的價格在1000-1200元/公斤左右,楓斗鐵皮石斛價格在5000-6000元/公斤。陳慶分析,這主要是缺乏標準化造成的。
陳慶:而同一品種價格懸殊的原因就在于鐵皮石斛的標準化和等級標準缺失,各個地區甚至是不同商家都有一套自己的鐵皮石斛等級標準,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就使得其產品的市場差價懸殊。
陳慶介紹,當前鐵皮石斛市場產大于需,而且比例失調的幅度還不小。在大健康時代,鐵皮石斛產業的未來要想脫離瓶頸,一定要在等級劃分標準化和消費拓展上下功夫。
陳慶:一方面是科學制定涵蓋到鐵皮石斛種植、生產、加工及產品的精細化國家性標準;鐵皮石斛在大眾的消費習慣上,并不像枸杞子、人參一樣擁有較強的傳承性,所以另一方面就是端正其的大眾消費身份,將消費市場做大。
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陳慶提醒鐵皮石斛種植戶,要正視現實情況,理性控制種植規模。
陳慶:及時的把握相關交易市場上鐵皮石斛的價格和成交情況,在自身的種植過程中標準化的處理各個環節,并多以組團的形式來積極進入市場以獲得穩妥的收益。(記者劉瑜穎)